11月28日下午,汕尾校区教学工作坊迎来第26期活动。本期工作坊聚焦于“知识与价值有机嵌套的逻辑及其路径 - 基于课程思政的视角”这一极具教育意义的主题,旨在深化教师课程思政的意识与实践能力,为校区教学发展注入新的思考与活力。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宣丽萍教授、材料与新能源学院张丽鹏教授及来自各学院的二十余位教师参与活动。
本次活动主讲嘉宾是来自学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副研究员朱蕾老师。朱蕾在课程思政研究方面有着深入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经验,在讲座伊始,她从什么是课程思政、为什么要课程思政、如何实施课程思政三个维度,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课程思政的内涵、外延、意蕴等基本理论和实施路径的实践方法论。朱蕾指出,课程思政是知识与价值有机嵌套的战略举措,解决的是高校人才培养中“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三个基本问题,考验的是教师的专业能力与职业能力深度融合与同向发展的水平,构建的是学生与他人、与社会、与民族、与国家的联系,培养的是学生的价值归依和历史责任感。进而她又罗列出教师在实施课程思政上常见的迷思,例如”求大求全”、“生切说教”、“机械楔入”、“浅尝辄止”,针对教师们在实施课程思政时较常出现的困惑,她选取了工科、农科、文科、理科共4门课程思政示范课为案例,从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内容重构、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过程系统化和教学评价多元化等多个层面详细介绍了教学设计中课程思政的具体做法。朱蕾强调,在现代教育背景下,课程思政不再是简单的附加内容,而要深度融入到每一个学科知识体系当中,实现知识与价值的无缝嵌套,做到真正的润物细无声。
讲座以朱蕾引用诗句“须知少时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来鼓励参会教师深入研究课程思政结尾,她再次呼吁教师们为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持续不断地改革创新专业课程中课程思政教学工作,从知识与价值的有机嵌套中实现个人专业能力与职业能力互融互促,为一流高校建设服务,为国家的前途和未来负责。现场教师们认真倾听、深受启发,在互动提问环节,教师就如何精准挖掘思政元素、如何衡量知识与价值嵌套的效果等问题,与朱蕾深入交流探讨。
在下一个环节,来自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任教师宋新和创意设计学院教授孙志学作为磨课教师分别进行了20分钟的公开说课。朱蕾、宣丽萍、张丽鹏等为两位教师的说课进行点评指导,三位专家提出了全面深刻而又一针见血的评审意见,肯定了两位教师课堂教学的个人风格和优势,同时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呈现方式等方面提出改进优化意见。
本次汕尾校区教学工作坊第26期活动的成功开展,为校区教师提供了一个深入探究课程思政视角下知识与价值关系的优质平台。与会教师表示,本次讲座内容丰富、观点新颖、实践性强,大家对知识与价值有机嵌套的理论理解得到深化,在实践操作方法上更是收获颇丰。这将大力推动汕尾校区课程思政建设向纵深发展,对全面提升校区整体教学质量、培育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图文:许樱可
初审:朱蕾
终审:曹剑辉
编辑:李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