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区简介

微信图片_20240405211426-2.jpg

 汕尾校区一期项目效果图(含图注).jpg

华南师范大学汕尾校区滨海校园(以下简称“汕尾校区”)作为贯彻落实广东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重点工程,由广东省教育厅、汕尾市人民政府、华南师范大学、深圳大学四方共建,是华南师范大学三校区四校园办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粤东西北地区第一个国家双一流大学和“211工程大学扎根办学的校区。汕尾校区位于美丽的海滨城市汕尾市城区,毗邻深汕特别合作区,自然风光秀美,交通位置便利,总占地面积约2184亩,其中一期约904亩,二期约1280亩。

校区办学定位:汕尾校区依托华南师范大学双一流学科优势和专业特长,以交叉性、应用型、新师范作为校区办学定位,致力于打造创新型大学的示范区、高水平大学的增长极、服务汕尾和粤东地区的桥头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撑。

学科专业布局:汕尾校区按照汕尾所需、华师所能原则,非师范本科专业与其他校区错位布局、优势互补,师范本科专业与研究生专业校际共享,主动对接地方产业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校区规划布局教育学、工学、理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学科,包括约20个本科专业。目前设置教育科学学院(汕尾)、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与新能源学院、创意设计学院、商学院、公共课教学部、行知书院、创新发展研究院(汕尾)、广东省博士工作站等教学科研机构。

2022年,汕尾校区实现本硕博一体化招生,实现汕尾地方人才培养史的新突破。2024年,汕尾校区滨海校园本科招生专业包括网络工程(职业教育师范)、电子商务(职业教育师范)、英语(职业教育师范)、小学教育(师范)、学前教育(师范)、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物联网工程、材料物理、储能科学与工程、金融科技、服装与服饰设计等11个专业,其中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大数据科学与技术、储能科学与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金融科技等是极具招生吸引力的特色专业。

2024年,汕尾校区已在职业技术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与教学论、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学、学前教育、材料与化工、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技术、公共管理、教育管理等11个硕士方向招生,在职业技术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2个博士方向招生。2021年至2024年,汕尾校区滨海校园招生分数线连续四年位居粤东西北地区首位。截至20255月,汕尾校区在校生(含本硕博)人数达4300余人。

未来,汕尾校区计划新开数字经济、跨境电子商务、工业设计、工艺美术、数字媒体艺术、功能材料、密码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等本科专业,以及教育硕士和材料科学与技术等硕士点。

创新人才培养:汕尾校区坚持立德树人、追求卓越、自主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构建本科——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成立华南师范大学首个书院——“行知书院,实施校区书院制和全员导师制,顺利入选教育部思政司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自主试点,通过政产学研合作,协同培养高水平、创新性、应用型专业人才。

2021年以来,校区学生获得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奖项20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校区学生主动融入汕尾发展,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参加汕尾发展大会保障服务、文明交通劝导等志愿活动数千余人次。

师资队伍建设:汕尾校区坚持按照统一标准、统一程序、统一要求招聘国内外优秀专业人才,积极构建校区间教师交流机制,通过跨校区选派学科带头人、引进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等方式,打造业务精湛、专兼结合、梯队合理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汕尾校区滨海校园现有教职工22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20余人,部分来自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境内外一流高校。2021年,校区引进博士及教授占汕尾全年引进高层次人才总数的比重超过40%

2021年以来,校区教师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教育教学改革及市厅级、校级教学科研项目百余项,获得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国际新锐女装设计师赛大奖、汕尾市十大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数十项。

校区治理体系:汕尾校区滨海校园积极探索远距离异地办学管理体制,尝试摸索出一条在欠发达地区办高水平大学的新路子。

校区理事会作为校区治理的议事协调机构,由华南师范大学校长和汕尾市人民政府市长共同担任理事长,负责校地协调和资源保障,审议事关校区发展的校地合作重大事项,研究并协调解决校区重大发展问题。

校区实行“属地为主、延伸为辅”的管理模式,在学校党委行政领导和相关部门指导下,由校区党委负责党建、校区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工作。校区管委会设综合办公室、学生事务管理办公室、教学管理办公室、财务与基建管理办公室、保障与后勤服务办公室等5个职能办公室,统筹负责校区建设办学各项工作。校区成立学术分委员会和教学督导分委员会,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和教学监控体系。

服务地方发展:汕尾校区与汕尾市人民政府签订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全面深化与汕尾市各区县市及有关部门合作关系。与汕尾市委组织部、汕尾市人才办合作共建汕尾人才创新发展研究院,与汕尾市人大共建地方立法研究基地,与汕尾市政协共建政协委员工作室,与陆丰市合作共建广东省基层治理决策咨询研究中心汕尾分中心,与汕尾相关市直单位及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十余项。

汕尾校区已成立创新发展研究院(汕尾),召开校地产学研合作洽谈会,引入高端产学研项目,遴选院士及长江学者等高水平科研团队项目,服务对接汕尾产业需求;同时探索实践非全日制办学办班新模式,受国家税务总局潮州市税务局和广东省安全生产协会等单位委托,已承办3期培训活动。成立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岭南传统舞蹈)汕尾校区教学研究基地,助推汕尾市岭南传统文化活态传承与动态创新。成立华南师范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汕尾分院,发挥优势特色、强化学科交叉、整合多维资源,聚焦乡村教育、乡村治理、乡村产业领域,以人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为推动广东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此外,还配合汕尾市法律援助处在校区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为师生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汕尾校区目前已获批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汕尾校区教学点,正在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教师教育学院汕尾基地建设,助力汕尾基础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汕尾校区推荐教师担任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市政协委员、市委宣讲团成员等,累计为地方党政机关推荐专家200余人次,积极参与地方公共管理和产业升级发展建设。

提升办学影响:校区建设办学以来,新华社、人民日报、南方日报、南方+、广东电视台、汕尾日报、汕尾电视台等中央及省市权威媒体及新媒体共推送和发布校区新闻数百篇,浏览量超过百万次,获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支持,形成了良好的办学社会影响。

202111月,省委党史学习教育小组办公室专文刊载《蚝田鱼塘上办起水上大学》高度肯定汕尾校区党建引领校区建设工作经验。20222月,南方日报专题刊文充分肯定汕尾校区厚植红色土壤,传承红色基因,干出新气象20224月,汕尾校区荣获广东省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20229月,人民日报新媒体刊发《粤东首所双一流大学实现本硕博一体化培养》专题报道,肯定汕尾校区开办以来所取得的办学成绩。202212月,汕尾校区在广东省市直机关先锋杯工作创新大赛中荣获二等奖第一名,入选广东省市直机关先锋杯工作创新大赛十周年优秀作品选编。202310月,汕尾校区在中共广东省委南方杂志社主办的主题为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三届广东基层党建创新案例遴选交流活动中获选全省最佳案例。


(文字更新日期:2025年5月)